中日韓峰會後的互動

原節目:李克賢,「中日韓峰會後的互動」,《香港電台 – 左右紅藍綠》, 2020年1月24日


上個月,中日韓舉行第八次領導人會議,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以東道主身份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南韓總統文在寅於成都會面。而上星期,日韓外長緊接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奥於三藩市作三方會談。

日韓領導人及外長分別游走中美之間,與中美貿易戰,朝鮮及伊朗核危機有密切關係。中國經濟及技術發展處處受到美國掣肘,正需要與鄰國及區內國家加強合作。因應日韓就二戰期間強徵勞工賠償問題反目成仇,美國需要居中調停,以免影響美日韓的盟友關係。

中日韓峰會首先聚焦區域經濟一體化,三方共同促進自由貿易與多邊主義,貫徹去年簽定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加快三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成都峰會提倡的正好與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及雙邊主義相反。

不過根據日本外交部資料,首相安倍晉三有提及以法治為基礎的印太地區秩序,並希望中韓參與,及尊重東盟在區內的主導性。日本在農產品市場及汽車零部件出口雖亦受到特朗普評擊,但安倍晉三似乎還是把經濟及戰略考慮分得清楚。日本去年底通過預算案,軍費連續8年增加以應對朝鮮及中國挑戰,可見日中關係發展有限。

中日韓峰會另一議題就是北韓核危機。去年特朗普與金正恩談判破裂,今年元旦金正恩已宣布,不再遵守暫停核試及洲際彈道導彈測試,並聲稱有新戰略武器。峰會除了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三國應該考慮作為朝鮮近鄰,除了充當信差或施加經濟壓力之外,能否協調美朝雙方的差異呢?

而美日韓三方會談除了涉及朝鮮問題,亦包括中東局勢。美國先退出伊朗核協議,恢復對伊朗制裁,及至近日美伊因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被殺一事而擦槍走火。三方同意就伊朗危機加強溝通,分享訊息。

值得留意的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曾互相訪問,充當美伊之間的橋樑。最近日本決定派出海上自衛隊到中東收集情報,以確保日本船隻安全為由,除了運用2015年安保法修正通過賦予自衛隊更大活動範圍之外,亦有配合美國外交政策之意。

更重要的是,美國藉著今次會談安撫日韓之間的糾紛,強調美日,美韓同盟,及美日韓三方在區內合作的重要性。據日韓兩國外交部的文件,日韓雙方外長有長達45分鐘的直接對話及5分鐘的私人談話。可惜外交公告雙方依然各持己見,美方未能促成日韓解決分歧。

在中美相爭,日韓相惡,朝鮮及伊朗問題不明朗的情況下,今年的地緣政治風險將會相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