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聯合軍演對東北亞局勢影響

原節目:李克賢,「中俄聯合軍演對東北亞局勢影響」,《香港電台 – 左右紅藍綠》, 2019年8月9日


中國與俄羅斯自冷戰後一直維持緊密合作關係,雙方一向有定期軍事演習。但近日中俄卻首次派出轟炸機及預警機聯合巡航東北亞,引來日本及南韓戰機緊急升空防衛。期間俄方軍機被指入侵南韓領空,南韓戰機更一度向俄方轟炸機發炮示警。

事後俄方回應軍機可能誤入南韓領空,但後來又修正指軍機未有闖入,更明言中俄的航空巡邏將會常態化。中國則指侵犯領空之說不實,日韓自定的防空識別區不等於領空。

其實日韓美對中俄軍演已經是習以為常。參考日本防衛省的統計數據,由2013年起每年平均有300多宗俄方戰機飛近日本或圍繞整個日本巡航。而中國的數字則由2013年的415宗急升至2016年的851宗,不過中方巡航位置主要是釣魚台附近一帶。

今次中俄軍演令各界關注有幾個原因。第一,軍演由過去中俄各自行動轉變成聯合行動。第二,軍演途經日韓有領土爭議的竹島或南韓稱獨島。第三,軍演時間上正值中美貿易戰、土耳其因購買俄製S-400導彈防禦系統與美國鬧翻,以及美俄關於《中程導彈條約》的爭拗。

東北亞局勢過去一直都是由美國主導,例如日本二戰後的和平憲法及去軍事化,韓戰後美國駐軍繼續保護南韓,甚至是朝鮮核問題都離不開華府的壓力。現在中俄聯合軍演除了擺擺姿態之外,背後亦有戰略意圖及盤算,東北亞無可避免成為中俄美新的角力地區。

而將中俄關係越拉越近的正是美國。2017年日本宣佈部署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已惹來俄方不滿。2018年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的第一份《國防戰略報告》,直指中俄兩國將取代恐怖主義成為美國最大的威脅。及後的美國成立太空軍、重新設置美國海軍的第二艦隊、要求中國參與美俄的《中程導彈條約》、北極自由航行計劃,以及美日印澳的四國軍演所有都劍指中俄。

中俄軍演的規模亦越趨大型,合作更顯得如魚得水,地點包括針對南海的湛江,與克里米亞有關聯的波羅的海,及現在日韓之間來往北極的北方航道。雙方更舉行聯合反導彈電腦演習,分享雷達及聲納數據,及研發軍用重型直升機等。

中俄由以前的戰略伙伴關係,發展至最近的「新時代全面戰略伙伴」。雖然中俄一直堅持所有軍演不針對第三方,雙方亦不是美日的軍事聯盟,但首次的聯合轟炸機巡航,卻標誌著他們的準軍事同盟合作。

東北亞局勢極有可能演變成中俄與美日韓的對抗,而日韓是否甘冒與中俄交惡的風險呢?歸根究底,中俄日韓就軍演之間的糾紛,是因為美國全球戰略的改變,而東北亞局勢只是其中一環,而且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