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D如無牙老虎南海加速造陸

圖片來源:CNN

原文:李克賢,「SLD如無牙老虎南海加速造陸」,《信報》, 2018年6月2日


自2002年起,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每年6月初左右,都會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安全對話會議(Shangri-la Dialogue, SLD)。與會者包括亞太各國的國防部長、軍方將領及研究員,這類場合一般被視作非官式及非正式會面,即「第二軌道外交」(Track II Diplomacy)。由於會議不屬傳統外交接觸,各方都視之為吹風會或摸底會。除了促進溝通,SLD聚焦區內問題,讓各國交換意見,甚至就敏感議題測試水溫。

今年SLD已是第17屆,本屆的重要議題包括印太的安全挑戰及如何緩和朝鮮半島危機。其他討論有新戰略科技、加強海上安全、緬甸羅興亞(Rohingya)人道危機、印度洋地區的競爭與合作、亞太地區的軍事發展、地區安全合作之間的競爭及恐怖主義問題等等。

馬菲轉軚 或向美歸邊

出席國家絕大多數以國防部長為代表,除了亞太各國,亦有英、法、德等歐洲國家,以至位處東非的印度洋島國的塞舌爾(Seychelles)。

這種多邊對話定位不是一個地區或國際組織,沒有嚴謹的規程,更加沒有決策機制,好處是討論空間較自由,不過壞處就是各方難以尋求共識;就算有,SLD本身亦沒有能力執行及落實。

就近日區內局勢而言,首要問題是美國指摘中國將南海軍事化,其次是同樣選址新加坡的「特金會」最終能否如期舉行。SLD有助解決這兩個問題嗎?SLD還有什麼其他看點?

過去幾年SLD的焦點均集中於中國在區內不斷增強的軍事力量及南海問題,幾乎每一屆的焦點及爭議都落在中國身上。早於2012年的SLD,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Leon Panetta)已表明2020年時,美國會將60%的海軍力量部署在太平洋。2013年,首次擔任日本防衞大臣的小野寺五典雖未於SLD提及釣魚島問題,但就公開要求法國禁止向中國軍售。2014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聯同美國,就南海問題向中國施壓。2015年的SLD對話針對中國於南海填海造陸。2016及2017年中國分別先後警告日本及美國切勿介入南海問題。去年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中將於SLD中表明,不能接受美國以航行自由之名近距離偵察中國島礁。

SLD近年持續關注南海問題,預料中國會繼續受壓,甚至成為被批評的對象。中美近期在經貿問題上不斷過招,於南海問題上華府亦採取強硬態度,指摘中國於南海諸島上部署長程反艦導彈、地對空導彈,甚至是轟6K轟炸機。除了美國取消邀請中國出席環太平洋國際軍演,其他區內國家都有向美國歸邊之勢。

美主導對話 無約束力

新上任的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表明,馬來西亞在南海島嶼的主權不容侵犯。菲律賓則首次派軍艦參加美國的環太平洋國際軍演,外長卡耶塔諾(Alan Cayetano)表示若中國於黃岩島(菲方稱「帕納塔格礁」,Panatag Shoal)上興建任何設施或於西菲律賓海開採資源,將等同向菲律賓宣戰。菲方立場一改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的親北京政策。越南則要求中國停止派遣遠程轟炸機到南海。

縱使SLD對中國如何批評也好,它終究是沒有任何約束力的多邊對話機制而已。中國過去在南海吹沙造地、於不同島礁興建燈塔、倉庫、碼頭及飛機跑道,無一不是在爭議聲中進行。

面對現時中國的軍事部署,SLD又能影響多少?而且中國對SLD的重視程度亦大不如前,2011年時任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親自出席,往後亦有副總參謀長出席。去年及今年只由何雷中將做代表。另一弔詭的地方是SLD官網出席嘉賓的發言名單連塞舌爾的代表都有,獨欠中國代表。這多少反映北京對SLD的取態,在美國與其盟友主導的會議,中國可以聆聽,但絕不是爭取話語權的場合。

有關朝核問題,雖然SLD已放上討論項目,但中美韓的「話事人」都不會出席SLD,朝鮮更不是SLD成員。預料討論不會只集中於美朝會議,而是長遠如何監控朝鮮落實永久及不可逆轉的無核化。日本於SLD的角色可以留意一下,早前日本已提出可提供資金協助朝鮮無核化,但近期依然被中美韓忽視。

今屆SLD另一看點是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及美國防長馬蒂斯(James Mattis)。前者將於SLD致開幕詞,後者則於SLD首個環節討論美國領導與印太的安全挑戰。印度去年因洞朗邊界問題與中國反目,及後雙方在金磚峰會前緩和關係。4月底莫迪與習近平於武漢會面,雙方似有更多了解。當下關鍵是印度如何論述美國提出的印太戰略,印度會否借勢靠攏美國強化其「向東進」政策,還是在美中之間留些空間讓印度日後成為雙方拉攏對象?而美國的印太戰略一向被指缺乏內容,馬蒂斯今次若繼續空談,可能浪費了重新鞏固美國與區內盟友關係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