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節目:李克賢,「美朝峰會 – 看美國和南韓的變招」,《香港電台 – 左右紅藍綠》, 2018年6月1日
美朝峰會最不確定的因素,可能就是美國。當初南韓代表團到訪華府,本來是向白宮官員交代韓朝峰會,及商討下一步行動。沒想到特朗普興之所致,竟然在未與幕僚商量下答應與金正恩會面。
除了特朗普自身朝令夕改的作風,華府內部對朝政策亦沒有共識。國務卿蓬佩奧及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新上任不足兩個月,工作環境都未熟悉就要處理美朝峰會。雖說美國政府現時都是鷹派為主,但蓬佩奧,博爾頓與特朗普及防長馬蒂斯,都需要時間磨合,建立默契。
特朗普的處事手法比較簡單,基本上只求結果,不問過程。特朗普的談判叫價甚高,朝鮮要先棄核,其他以後再談。蓬佩奧則小心為上,希望杜絕金正恩日後反悔的機會,要求朝鮮放棄核武是「永久、可驗証及不可逆轉地銷毀」。而博爾頓一上場已不斷將利比亞模式掛在口邊,要求朝鮮即時將所有核武器送往美國。
特朗普似乎都知道政出多門的弊處,曾試圖安撫朝鮮,例如美國可給予金正恩政權的安全保證,又指利比亞模式不是美國的唯一方案。
但美方不論是那一種方案,都與朝鮮分階段及對等式的同步措施差距甚遠。特別是利比亞模式,當年利比亞狂人卡達菲主動放棄研發核武後,幾年後就簡接在北約空襲,及民眾暴亂中死去,朝鮮亦以此為鑑,多次表明不接受利比亞模式。
為了特金會,美朝雙方暫時放低談判的爭議。但可以預料,美國若是寸步不讓,一心只是勸降金正恩的話,美朝峰會就算能成功舉行,雙方亦難有甚麼成果。
文在寅最近人氣急升,國內外都對他擔當中間人,和事佬的表現擊節讚賞。但其實南韓現時承受著好大的壓力。過去因應金正恩多次試射導彈及進行核試,美國決定於南韓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及後中國對南韓經濟及文化上的報復不容忽視,文在寅多次希望與北京修補關係。美國駐韓部隊亦不是免費的,南韓政府要承擔部分美國部隊的經費,據報數目在未來幾年會再上升。
中朝對薩德防禦系統及在韓美軍,必定是除之而後快。對特朗普而言,朝鮮無事,國家安全威脅已除的話,大可省掉部分東北亞的軍事部署及開支。放在文在寅面前有兩個問題。首先傳達中朝信息不難,但要朝先棄核或美國接受階段性無核化,兩邊的難度都好大。另外文在寅亦需考慮到,美國真的減低區內軍事部署的話,是否長遠而言對南韓有好處?若日後美國淡出東北亞,南韓如何應對中日朝呢?
最新消息指南韓有機會出席美朝峰會,變成美朝韓會談。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好可能於美朝峰會後訪問朝鮮,可見美朝背後牽連之廣及複雜。美朝成功對話最好,成果次要,有對話以後可再慢慢談判。希望各方莫再錯判形勢。